第二屆世界棒球經典賽,讓東京巨蛋成了中華隊難堪的傷心地,在還來不及療癒心傷之際,鋪天蓋地的批評與謾罵就已席捲而來。但球員打國際賽的目的是什麼?除了為國爭光、打出身價外,也是在高強度的大賽中挑戰自我。在這屆經典賽的大舞台上,在比賽的實質輸贏結果裡,就看得見廖于誠和潘武雄的突破與成長,只是這些表現都被罵棒球與救棒球的聲浪給掩蓋住了。
球員的壓力是無所不在的,教練的調度指派是壓力,球迷的期望是壓力,季賽的頭銜也是壓力,求好心切而導致狀況不佳的挫折更是壓力,要如何頂住這些壓力進而打出好成績,甚至是從挫折中再站起來,都是每位選手在棒球生涯裡有可能遭遇到的瓶頸,若能突破這個瓶頸,必將能夠再向上追求更好的表現。
廖于誠在今年的經典賽,雖然順利入選最終的28人正選名單,彌補去年北京奧運時,只能陪練而不能參賽的遺憾,但是他的狀況卻從澳洲移訓到台日兩地的熱身賽裡愈投愈糟,連控球的能力幾乎都喪失了,這當然讓教練和球迷對他很不放心,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他在正式比賽裡上場的機會微乎其微。想當然爾,身為中職防禦率王和兄弟王牌投手的廖于誠,心裡承受的壓力會有多大。
意外地,預賽第一場對上南韓,郭泰源投手教練就讓熱身賽裡出場兩次,共投0.2局被敲6安打、4保送、責失8分的阿鈣,在大幅落後時上場中繼。完全不同於開賽前的狀況,他沉穩地投完3局僅失1分,最後雖讓南韓隊攻佔滿壘,卻能以雙殺做收,表現雖非完美,但稱得上是整場比賽中較能振奮士氣的演出了。或許有人會認為他不過是個敗戰處理投手,但是對照著熱身賽和正式比賽的成績表現,廖于誠對於自我狀況的調整和面對壓力的心態,著實讓人驚艷。
而潘武雄令球迷印象深刻的,除了去年球季曾創下連續六場比賽擊出全壘打的紀錄外,還有反差很大的北京奧運19打數0安打的打擊表現。與廖于誠相似,潘武雄在熱身賽中的狀況也是不理想,17打數僅有1支安打,這樣的表現除了引來球迷嘲諷他根本就是「國內型打者」外,也實質影響到教練團在安排先發打序的疑慮,甚至已考慮到替換的人選安排。
不過,在兩場正式比賽裡,即使中華隊的整體打擊沒有良好的發揮,他仍繳出4打數2安打2保送的「正常」成績,外野的守備也有精彩演出,回應了教練團安排他先發的信任,擊破了球迷對他的質疑與嘲諷,也證明了自己在高壓力的國際賽場上,一樣能有好表現。
其實,就像03年的亞錦賽,陳致遠雖然因此背負著「K金戰士」的罵名,但大家還是記得他在對南韓那一戰,前四次打擊都被三振的情況下,在最關鍵的九局下半二出局時,頂著壓力揮出追平分安打,延長了比賽,也才有下一局以再見安打贏球的機會。只不過,03年亞錦賽最後的成果是甜美的,而這次經典賽卻是難堪的鎩羽而歸,一樣是選手在壓力下突破自我的過程,卻在勝敗的計較中得不到一絲的關注和肯定。
比賽的輸贏永遠只在當下,球員們能否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習、成長、自我突破並邁向成熟,這才是棒球生涯的關鍵。雖然我們再度見證到中華隊的敗仗,但我們也同樣見證到球員的成長與成熟,這是除了比賽的勝敗之外,特別要鼓勵和肯定的地方。而這也提醒了我們,在追求下次國際賽優異戰績的同時,請別忽略了有許多球員正默默地在壓力中成長呢!
(胡立寧/紅蜻蜓‧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