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專家觀點:談DisplayPort視訊介面的前景

抗拒改變是人類的天性,只有極少部份人會考慮嘗試新技術,絕大部份人不會為了iPhone或其它新產品而排長隊等候甚至露宿街頭。

我們會抑制自己的衝動等到新產品降價,或所有缺陷都已修補完畢時才會出手;但是如果不盡快買下那個讓人愛不釋手的新款產品(如手機、PDA或筆記型電腦),心理又會不舒服。同樣的情況在PC互連領域也存在;近年來,儘管顯示器越來越薄,消費者還是不能忍受顯示器後面笨重的VGA連接器。如果我們願意,現在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DisplayPort是由VESA (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訂定的新型標準視訊介面,用於取代內部LVDS視訊介面,和外部VGA/DVI介面。DisplayPort採用目前通訊中常用的數據封包(packet-type)架構,其實體連結(physical link)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62Gbps或2.7Gbps。DisplayPort並支援HDCP,並可傳送音訊以實現真正的多媒體 (multimedia)體驗。

然而,儘管新推出的DisplayPort介面擁有諸多目前的標準所不具備的優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能得到廣泛採用。只有當從電纜供應商到晶片製造商到顯示器供應商到PC OEM到相容測試中心這一整個生態鏈都支援DisplayPort,同時有業界的核心公司做後盾時,DisplayPort才能得到廣泛應用。

最初的DisplayPort 1.1版標準於2006年推出。此後DisplayPort標準經由多方不斷改進、最終成熟,並湧現出大批採用DisplayPort標準的顯示螢幕、晶片組、測試設備等。DisplayPort亦得到了AMD、IDT、Intel、LG、Samsung等大公司的支援。

DisplayPort是一類內部/外部介面標準,而其它傳統標準,如HDMI、DVI、LVDS和TMDS或為內部介面標準或為外部介面標準,不可身兼兩職。很顯然,能同時支援內部和外部互連的DisplayPort標準是一種更有效和更經濟的選擇。

由於DisplayPort採用了數據封包架構,因此在將來還可以繼續擴展。與過去和目前的視訊結構所採用的傳統的光閘掃描結構相較, DisplayPort所採用的數據包結構使得視訊介面標準可以更靈活地多種支援新功能,如菊花鏈(Daisy-Chaining)和多個顯示器(通過分配特定的訊息通道或特列的地址給顯示器來實現),可以一種更便捷的方式來升級頻寬,類似乙太網路。

與其它由協會成員公司所制訂的標準,和需要徵收授權費的各種介面標準不同,DisplayPort是一個開放的、免版稅的標準。所有公司都可免費加入VESA和參與DisplayPort標準的修改和制訂,這對視訊產業而言也是件好事。

在消費性電子這一塊,HDMI是事實上的標準並且這種局面在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維持。但是從長遠來看,DisplayPort將不可避免地要和HDMI共存於消費電子市場,特別消費電子市場還包括配置HDMI和VGA/DVI介面的大螢幕HDTV。隨著顯示器市場對支援DisplayPort PC的推動,DisplayPort將在PC市場和HDMI平分秋色。

DisplayPort採用best-in- class SerDes(最佳並串轉換器/解串器),一種成熟的通訊互連協議,可將每個通道的功耗降至最低。因SerDes能有效傳送原始數據,所以它是最理想的傳送媒介。透過採用SerDes,DisplayPort能以最低功率支援最大頻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