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數年來難以從電視業務獲利,己經將重心放在照明和醫療。競爭也對Panasonic和Sony等日本廠商造成傷害,南韓廠商讓它們節節敗退,目前全球前二大電視製造商為三星和LG,第三四名則是Sony和Panasonic。
不過,南韓廠商也面臨中國等地的競爭壓力,去年第三季三星營收成長5%,市佔率卻下滑。Panasonic的市佔率也呈現下滑,但沒有像飛利浦一樣退出市場,而是減低成本、出售非核心業務,專注於電視和綠能等核心業務。
在電視方面,Panasonic試圖以新科技強調差異,也就是往高價位市場移動。Panasonic計畫推出的3D電視相當便宜,但各個競爭者都準備加入此市場,正是價位低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願意升級電視的消費者有限。
不過,3D電視能吸引多少消費者仍是問題。市場研究機構預估,今年全球電視產出為2.18億台,但3D電視銷售量只有100萬台,接下來幾年的成長也非常有限。科技可以讓廠商取得優勢,問題在於是何種科技。除了3D之外,LED背光、網路連線功能等,都是可能的出線者。
3D電視何時起飛,取快於日韓廠商,以及它們願意為這種短期內無法帶來大量銷售的科技投入多少心力。日本廠商並沒有太多選擇,但如果它們押錯了科技,就會浪費很多資金;就算它們能重新取得科技優勢,在其他低價品牌趕上之前,也不能賺多少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