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不同的光碟片差別在哪?

水藍片、黃金片、白金片哪裡不一樣呢?

1.金片:這是四種片子中最早期的產品,也是最貴的,但是貴並不一定就好,貴的原因是它含有金的成份,所以它貴,它的優點是保存性是四種片子中最高的,聽說可以到100年(我不知道,誰能活到那麼久?),缺點是貴、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高。

2.藍片:這種片子特點是便宜,也是它的優點,最大的缺點就是保存性差,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比金片還高。
3.白金片:和水藍片一樣是比較後期的產品,優點是保存性高、可抗紫外線、價錢合理、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低,要真的挑缺點的話那只能說它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比水藍片要高一點了。
4.水藍片:和白金片一樣是比較後期的產品,優點是價錢合理、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為四種片子低中最低的,燒錄出來的片子反射率最好,要真的挑缺點的話那只能說它保存性比白金片差一點了。
有人可能會問,什麼叫"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在此我說明一下,燒錄CD我們可以把它想成在刻東西,只是不是用刀,而是用燒錄機的雷射頭來"刻片",雷射會在空片材質表面刻上極小的孔洞(也就是資料),如果材質比較軟的話(像水藍片),而燒錄機的雷射頭老了,雷射功率下降了,也還是可以燒錄(可以想成鈍刀刻軟木),也就是說,水藍片基本上面言最不會挑片(指正常情況,但也有例外)。
至於"燒錄出來的片子的反射率",有些人常常抱怨燒出來的片子到一些音響或光碟機不能讀,這不是"挑片",這是燒錄出來的片子的反射率的問題,你可以把它想成雷射在刻孔洞(也就是資料)時的深度,深度越深,自然越多音響或光碟機能讀(尤其是老的機種),這取決於二種東西,空片的材質、燒錄機的雷射功率。
我們也常常聽到有關A級、B級、甚至C級的空白片,這是什麼意思呢?我說真的,事實上,在工廠的分類只有三種,A級、B級,及廢片,我一一來說明:
A級:最高等級(廢話),所以當然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B級:其實大家都對B級有所誤解,所謂的B級只是經過工廠挑片機(沒聽過吧)的嚴格機器測試所選出來的第二級的片子,至於有多嚴格呢?在一百片中如果都照正常方式燒錄,"最多"只能壞二片,而且外觀(也就是肉眼所見)絕對不能有瑕疵,夠嚴格吧!所以以一般燒錄來說,A級、B級是沒有差別的。
廢片:你可能會問我,廢片和C級有什麼不同,其實也沒什麼不同,都是工廠認為不能賣的,外觀有瑕疪的,要作廢的片子,只是C級有再"稍稍"的挑過一下,把沒有嚴重瑕疪的片子挑出,至於這種片子值不值得買,那就見仁見智了。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部份,如何去買適合自己用的空片,其實說實在的,要一個人在賣空片的門市(或網路上)由數十種的空片挑出自已合用的空片,真的也是有點難,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個人的機器都不一樣,在A系統中可以燒的很好的空片,在B系統中可能壞片一堆,真是傷神,在這里提供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一下:
1.先由知名的,朋友推薦的片子開始用,知名的有philips的水藍片、RICOH的白金片,初買燒錄機的朋友可以由這二種片子開始用看看。
2.如果用的很順的話,下次可以買一些其他的版面的片子,記得,不要買多,除非你真的認為這一種片子很適合你的系統,先買個五片、十片試看看,如果不錯再多買,對大家都有個保障,我們真的不鼓勵各位朋友去那種一次要求你買很多(五十或一百以上)的片子的片種,這樣的冒險不值得,寧可花比較貴的價錢買個幾片,再以便宜的價錢多買不是很好嗎?
3.不要隨便換版面,因為同樣的版面大部份都是同一家工廠,同一種等級的片子,如果你用的很順,那何必換呢?
4.除非你對這家商店有信心,否則不要買沒有印刷(銀面)的片子,因為那種片子的生產工廠時常在換,而且品質也不一定好,最重要的是沒有印刷面來保護,片子很容易壞。
5.不要買太便宜的片子,因為那大多有問題,你可能會問我,要多便宜的片子才算"太便宜的片子",如果片子低於11元,那可能就要小心了,便宜沒好貨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當然也有便宜而且很好用的片子,不過問問看你週圍買過11元以下的片子的朋友,你就了解了。
6.儘量在同一家店買空片,如果你和老闆熟的話,自然有問題也比較好商量,這種情況每天在全省各地發生,希望大家不要因為貪便宜而吃大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