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襲擊,高收入者的理財態度也明顯保守許多,根據Visa國際組織的「高收入家庭消費習慣與展望調查」結果顯示,台灣高收入者較傾向規避風險,多數將財產存放在活期存款帳戶和購買各種保險商品,不敢以借貸方式進行投資。
Visa國際組織指出,所謂的「高收入者」,依據台灣、中國、香港的定義,大約是年所得排名總人口數前20%至40%的族群,其中台灣為個人月平均收入須達新台幣11萬元以上、中國為月平均所得達10萬元以上,香港為月平均所得超過22萬元。
Visa國際組織在去年9月29日至10月21日期間,全球金融風暴爆發之後,為了解高所得者的消費、投資態度,調查了1,545位亞太地區的高所得民眾,結果發現,這群高所得者的投資態度,與以往想像有很大的不同。
結果顯示,台灣高收入族群中,雖有高達86%的工作目標為「增加個人財富」,其次為「在職場上獲得尊重」(67%)及「追求晉升機會」(55%);不過,若分析「財務目標」,發現高所得者都將「儲蓄」和「為退休做準備」作為首要目標(74%),其次是「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59%)。
比較台灣、中國、香港的高收入族群,發現台灣高所得者的投資態度較傾向「規避風險」,多數都將財產存放在活期存款帳戶和購買各種保險上。
Visa 國際組織分析,台灣88%的受訪者購買人壽保險、70%投保醫療險,還有59%購買車險或產物保險;相反的,中國和香港的富裕人士,分別只有60%和 49%的比率購買醫療險,投保車險或產物保險的比率更低,分別只有43%和25%,凸顯台灣高所得者較願意支付保費來分散生活中的各項風險。
調查並發現,台灣高收入族群的投資態度,比中國及香港更為謹慎。舉例來說,台灣有42%的受訪者將「清理債務」作為最重要、優先的財務目標,並且只有14%願意採借貸方式進行投資;相反的,有42%的中國受訪者、25%的香港受訪者,願意舉債增加投資獲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