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中旬發放消費券,對台灣百貨業買氣拉抬貢獻有如曇花一現,為期僅兩個月不到,主要集中在農曆春節期間。百貨業者表示,消費券對今年百貨業一月與二月業績的確有所貢獻,但進一步刺激並擴大消費效益不如政府預期,因此首季台灣零售業業績表現普遍較去年衰退。
消費券帶來的消費回春假象,可從主要百貨公司今年一月及二月業績表現看出,遠東百貨因一月發放消費券帶動,當月業績較去年同期暴增三十四.九%,二月時雖有農曆春節,但業績馬上較一月暴跌三十七.五%,也較去年同期衰退三十五.六%,結算首季業績較去年同期衰退四.七%;太平洋SOGO百貨第一季營收也較去年下滑八%,顯示消費券並未發揮功效,遑論進一步擴大消費。
根據新光三越與太平洋SOGO百貨調查,消費券使用時期集中在發放後的一至兩個月內,尤其在二月農曆春節假期。消費者持消費券購買項目主要集中在中低價商品,包括運動牛仔、童裝、青少年少女服飾、餐飲為主,顯示消費者並未因使用消費券而擴大消費,僅把消費券當成天上掉下來的紅包,很少加碼消費。
百貨業者指出,政府當時發放消費券是為了刺激消費,算是政府美意,以短期來看,的確讓零售消費市場有一時的活絡榮景,只是在景氣差、失業率高的現實環境之下,並未提振消費者信心,消費券熱潮過後,零售消費市場馬上又陷入低盪谷底,因此,回頭檢視年初消費券發放政策,未真正發揮政府想要的效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